如果你內在所看到的是天主時常佔據着你,使你不斷回憶那使你充滿聖潔的沉默,這沉默在你心中瀰漫着極大的平靜, 請不要用其他思想來擾亂天主對你的這工作。 這位偉大的天主通過甜蜜而親密的回憶使你感受到祂在你內的存在。 滿足於祂在你身上所做的一切;把自己完全交在祂的手中,不要對祂要求什麼。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天主,我什麼都不是” 這句話對你來說就足夠了。這個神聖的沉默不斷地持續。
習慣於禱告時只用簡潔的文字。 讓你的頭腦滿足於默想,停留在沉默中, 享受天主在你內的神悦。
如果你內在所看到的是天主時常佔據着你,使你不斷回憶那使你充滿聖潔的沉默,這沉默在你心中瀰漫着極大的平靜, 請不要用其他思想來擾亂天主對你的這工作。 這位偉大的天主通過甜蜜而親密的回憶使你感受到祂在你內的存在。 滿足於祂在你身上所做的一切;把自己完全交在祂的手中,不要對祂要求什麼。
“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天主,我什麼都不是” 這句話對你來說就足夠了。這個神聖的沉默不斷地持續。
習慣於禱告時只用簡潔的文字。 讓你的頭腦滿足於默想,停留在沉默中, 享受天主在你內的神悦。
當天主說話的時候,我們要保持緘默。 不要做那些不停地說話,永遠不停下來聽天主聲音的人。 懶惰不是安靜的祈禱,它使靈魂有充滿自私的自愛。我們應以神聖的敬意讚美天主, 避免大罪。天主用恩典的精神激勵着靈魂的一切聖潔行動,在無大罪的景況下靈魂以非常真實的方式享受天主。
默觀後出神的狀態是一種非凡的經驗,只有天主才能提升靈魂到此境地。不是每個人都被這樣感召;很少有人達到這種境地,因爲很少有人有足夠的勇氣和忠誠來爲自己而死於罪惡, 追求全德。這種人全心全意只尋求上主, 追求聖德的最高峰。
人靈保持聖潔德行高於自己一切的利益,並通過信仰,愛天主在萬有之上和放棄與天主不能緊密結合的東西。聖德在靈魂深處創造了一種神聖的尊重,一種對罪惡的憎惡,一種對天主勇敢的愛的嚮往和實踐。
悔改中所經歷的考驗: 我們的行動要導向成聖: 考驗 :在每人中通常有一種邪惡的主導傾向,我們可以稱之爲主導自己的邪惡核心,這是我們所有跌倒的原因和根源。 我們認識到我們自身的一些壞傾向或缺點,最好特別選擇其中一個壞缺點,用盡所有的力量攻打它。 在消滅它之後,我們應該把自己放在其他餘下的缺點,一個一個地征服, 最後達到完美的境界。 這是天主考驗和淨化我們的過程, 當中充滿艱辛。 這種考驗是最考人的耐性和勇毅,特別是要最後獲得完全純潔的美德。這個考驗過程特別艱難嗎?考驗的困難程度會來自我們個人的性格:例如,我們的反復無常,今天說要改過自新, 明天又陷入大罪惡中。我們的輕浮的心態令我們一而再, 再而三跌倒。
所以我們必須慢慢地逐一拔除壞傾向, 不能一步登天, 在人生慢慢地走上完美的道路。
人不能一下子就變成聖人。 除了去除壞傾向, 還要經得起考驗。 不是唸了某些經文便是聖人, 而是在人格的成聖增長,隨着時間的流逝; 還有誘惑磨難中的考驗, 才稱得上爐火純青的聖人。
聖女耶穌聖嬰德蘭在靜禱中 , 在福音的 文字和景象中尋找, 一心想 「認識好天主的性格」 。 認識是愛情的基礎, 而愛情又會激勵人去 加深認識 。靜禱是多麼需要有啟示性的真理( 天主聖言), 尤其對初學靜禱者更是如此 。 靜禱唯有藉著信德, 才能建立起與天主之間的 交往;而信德也只能憑靈魂對啟示性的真理( 天主聖言)之認同與服膺 , 這才能達到造物主那裡 。 因此, 要確保在靜禱中與天主有經常性的往來 , 就更該用 豐富多樣的“ 靈性”食品來滋養信德了 。 想想看, 當一個人不能指望天主以聖神的恩賜在自己的身上有所作為時, 他若不依靠啟示性的真理( 天主聖言)生活, 只靠自己, 那麼他和天主愛情的交往會變成怎樣呢?結果只會使人處於空虛、 冗長而痛苦的 厭倦中。或者他會懶惰地無所事事, 不冷不熱, 不去神修, 不去祈禱, 不作善功。 這些一切都使人一無所獲, 反招地獄之苦。
但是, 若有好的靈修( 天主教聖經 ),靈魂就能像聖女大德蘭, 對抗孤獨並專注於天主聖三。聖女所推薦的是保持收心的靜禱和閱讀; 而天主的神能則能支援靈魂的五官能( 五官的感覺),靈魂和天主之間愛的交流。 有些靈魂很容易收斂心神, 也很容易與天主有愛的交流。但有些人閱讀聖書後,從中汲取的思想反而會打擾他們與天主的親密來往;因此有些人可能會認為, 人的理智對此不但沒有幫助, 反而給靜禱帶來障礙。順著這種想法往前再走多步 , 便可能會走到取消一切有益的閱讀, 或為其他任何事務而犧牲閱讀的地步 。
疏忽閱讀, 會使這些人面臨 一種危險, 危險的嚴重性只有日後才會發覺。 從目前來看,他們只靠熱情的靜禱在靈修的祈禱中表現不錯;但在正常的情況下, 由於缺乏營養( 聖言真理之光), 靜禱會慢慢被失去興趣和趣味, 變得貧乏。祈禱者會冒著迷失方向的危險 , 而沈溺於自私的不冷不熱主義之中, 因為它畢竟缺乏聖言的力量和光照 °
其他人看見這靈魂顯得很寧靜 , 就以為他已完美地與天主結合了 , 但之後卻發現這人迷失在自己之中, 迷失在自己所創造的幻想之中 。他信德的天線 , 根本沒有藉教義的真理 , 適當地接通在與天主交流的基礎上 。他根本不能維持自己與天主之間的交往, 他缺乏聖經中對他的指導, 他沒看聖經 ; 有人往往會舉出一些大聖人作例子, 說他們的智力不高,學識也不深,照樣能成為大聖人 , 藉此刻意削弱以知識輔助靈修的重要性。要知道,這些聖人蒙受天主獨特的光照, 他們的情況是例外的。我們必須注意, 天主確實曾以祂的援助來彌補聖人們智力的不足 , 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可以不努力研讀 , 只坐等天主的救援。亞爾斯本堂神父曾非常努力地準備晉鐸。 以後, 他又用很長的時間準備 他的主日講道。我們對他日後所領受的奇異神光, 不但可視為他聖德所結出的果實, 而且也可看作是他為了滋養和光照自己的信德所付出的艱鉅不懈的努力以後, 才獲得的賞報。 閱讀, 思想聖言, 還有不可忽略聖經, 是很重要的。
如何掃除靈魂的壞貪念, 並光照他們的 善意呢?這裡有一些例子 , 更能使人明 瞭: 「有一個富翁膝下無子 , 又沒有一個他所中意的財產繼承 人 。 他的財產受到了部分損失 , 令他很難過 。 其實損失並不可觀 , 他還是有生活上的必需財物 , 而且為他和他的家庭仍是綽綽有餘 。 倘若這時他自陷於憂悶不安 , 彷彿已到了沒有一塊麵 包果腹的地步 , 那麼吾主怎能鼓動他為愛主而放棄一切呢?他也許會答覆說 , 他之所以惋惜自己的財產 , 是因為他想賙濟窮 人。但是 , 依我看 , 天主並不要他沉迷於這種愛人的感情中, 卻要他遵循至 尊者的榜樣, 承行天主旨意; 在設法恢復自己的財產時, 也要保持靈魂自己的平安 。 」 在另一個案例中, 聖女說 , 有一個人, 「他的生活已能維持 , 甚至綽綽有餘 , 但他卻時時設法獲得更多的財物......, 這人的意向無論如何高尚 , 我也絕不會苟同。 」
收歛心神的靜禱
聖女大德蘭:
妳們中那些能把自己開閉在靈魂的小天堂中的人, 要相信自己正走上了一條絕 佳的道路。
聖女大德蘭對靜禱所下的定義是: 人與天主之間的愛的交流, 在交流中, 人深知自己被天主所愛。 聖女大德蘭在這些篇章中, 敘述了她常用的靜禱方法,並且熱心地介紹給大家: 「但願上主把這種祈禱方式教給妳們當中尚未知曉的人。 至於我本人 , 我承認在吾主教導我之前 , 我還不知道心滿意足地誦經是怎麼回事 。 就因為內心收斂的習慣使我獲益非淺,所以我才用如此多的篇幅加以解釋。 使聖女獲得如此成功的祈禱方式, 就是收歛心神的靜禱。」
收斂心神的靜禱
她寫道: 「有人稱這種靜禱為收心的靜禱。 因為在這種靜禱中 , 靈魂把他的一切官能都收斂起來 , 與他的天主一起回到他自己心中。 」 接下去, 她的描寫就更加詳盡了 : 「靈魂似乎終於明白世物不過如此 , 於是趁著最適當的時機,起身走了。他又好像一個人躲進要塞中 , 再也不怕敵人的進攻 。 五官從外界的事物中收了回來 , 並且對世物鄙視之甚, 以致肉身的眼睛也自動閉上了 , 再也不看世物 , 而靈魂的視覺卻大為覺醒了 。 所以 , 遵循這條道路的人 , 在他們靜禱時,幾乎始終是閉著眼睛的 。 此外 , 從各方面來看 ,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 我們必須注意, 這並不是受天主的支配所產生的被動收歛心神,而是出於自由意志所勉力實現的收心。
德蘭論克修 和人世不能避免的痛苦。 痛苦聖化人。
背着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
要上升到天主面前, 除了登上崎嶇流血的加爾瓦略山路,別無他途 ,要攀登加爾默羅山也是一樣。 厄瑪鳥的兩位門徒尚在因加爾瓦略山的悲劇而憤慨憂悶時, 耶 穌對他們說: 「默西亞不是必須先受這些苦難, 然後才進入祂的光榮嗎 ? 」 耶穌這樣說 ,是在宣佈一項律法,就是祂自己甘願接受、 也是門徒必須接受的律法。 祂又召告他們說: 「徒弟不能勝過師傅。 世界惱恨了我 . 也將惱恨你們。他們將迫害你們 , 如同他們迫害過我一樣……。 我打發你們, 如同把羔羊送進狼當中。 」 這痛苦的律法, 是導向生命的律法。 耶穌基督以聖體聖事的方式留在我們中間, 祭臺上餅酒的分開, 表示基督處於祭獻的狀態。 祂就是在這種狀態下 , 在教會內分施使人合一的聖寵。 這聖寵是生命也是死亡 . 是自作犧牲的基督把這聖寵從祂裂開的聖傷中傾流出來的 。 聖寵把不死的基督所滿溢的生命賜給我們, 同時也在我們身上宣告祂的苦難 , 告訴我們必須參與祂的祭獻,補足祂苦難的不足 , 才能把祂的功勞給予我們。 我們唯有把自己的痛苦與基督的苦難結合, 聖寵才得以在我們身上發展; 而且我們只有 經過死亡, 與自作犧牲並從死者中復活的基督結合以後, 此聖寵才會在我們的直觀神視和享有天主中達到完美。
教會參與祂的祭獻 ,也要求每一個肢 體同作祭獻 。 每天都有彌撒在我們 面前舉行。教會也到處豎立起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在我們的腦海裡所思念的仍是世福, 所不斷夢想的還是現世的榮景和基督徒 的全德能兼得並享。 我們總是想忘記耶穌基督所宣告的唯一勝利 , 是在加爾瓦略山 上十字架的勝利; 只有在末日當祂乘雲降來 , 手持十字架 , 審判生 者死者時,祂才會回報祂的敵人 。 在那一天 ,和祂一起凱旋的 , 只有那些經過大災難 ,並在羔羊的血中洗淨自己的人
"然而我們也不是肯定唯有受苦才能在現世聖化人靈, 使人立功勞 。聖女耶穌聖嬰德蘭強調: 「只有溫柔愉快才能留得住人。 」 滿溢的神愉和痛苦的創傷一樣,能淨化人靈。 愛德的強弱程度,比 一個偶爾會產生痛苦的行為,更能影響功勞的大小。加爾瓦略山上被釘的基督是得到重生的人類的典範, 他是人間最痛苦的。 聖女耶穌聖嬰德蘭在病床上臨終前這樣說: 「你們可曾看見一個黒洞嗎?那就是我靈魂的情景 …… 。 瓶子已經滿到瓶口了 。 我沒有想到會受這麼多的苦 」 她馬上又接著說, 不是為了糾正上面所說的 話, 而是為了說得更清楚: 「我雖受苦, 但心中的平安卻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 我絕不後悔把自己交給了天主的聖愛 」
記住: 每一個痛苦不會白受。 在無大罪的景況下受苦, 這痛苦帶來許多功勞, 為煉靈得救奉獻, 為臨終大罪人悔改奉獻, 你的痛苦令許多罪人受惠。 這些善功將帶來你死後無限的光榮。
我的孩子 , 為了學習活出耶穌的生命 , 你必須首先學習想耶穌所想。
世俗具有一套思想, 但耶穌所想的相當不同。 你的思想通常比較接近世俗的思想多於接近耶穌的思想。
福音中找到耶穌的思想 , 充滿福音精神的作者所 撰寫的書籍之中也找到耶穌的思想 。
首先, 你必須從那裡學習耶穌的思想。
每天預留一些時間進行神修閱讀 。 難道你每天不能騰 空十五分鐘嗎? 或者每天最少五分鐘嗎? 你卻騰出時間處 理一大堆不太必要的其他工作。 無論神修閱讀的時間有多短, 你永不要略去每天進行
閱讀。
選定一個你將會進行神修閱讀的時間, 無論是每天早上 、 中午或者每天結束的時候均可。要準時於設定的時間開始。
當打開你的書時, 祈求聖母幫助你去明白耶穌將要 教導你的事情, 在你閱讀的過程中, 將該書使你想到的反省告訴聖母。 你一邊閱讀時, 要記著向你說話的人就是耶穌。 恭敬地閱讀, 以恭敬耶穌的聖言。
慢慢地閱讀,不要只為了滿足你的好奇心而匆匆忙忙地閱讀,但要嘗試掌握耶穌的精神及如何活出祂的生命。
將你所讀到的東西應用於你的生活之中。留意你有哪些想法或行為已被轉化,在結束閱讀時,你要向耶穌聖母吐露一項定志。
聖文德
聖文德將天使的等位形容為人類通往天主之路的階梯。因此,我們在靈性旅程中所達到的聖潔程度與九品天使所參與的榮耀程度相對應。聖文德的教導可以在他的《心靈之旅》和《三重道路》中找到。九步驟靈性旅程是呈現通往天主之路的方式之一。
聖文德解釋說,這份恩典完善了我們內心的信仰和希望,恢復了我們墮落了的記憶和意志。
這九個步驟是:
對天主來說,以下是聖文德的九個步驟:
「宣告、顯明和引導( announcing, declaring and leading)」是最低的天使( Angel、 archangel和virtue)的體位。靈性發展的這個起始階段是基礎性的,在此期間,靈魂被神聖的召喚所喚醒,透過祈禱和冥想來強制自己遠離罪惡並走向天主的旨意。
「監管、執行和命令( regulating, engorcing and commanding)」對應於第二級天使( powers, principalities, dominions)的體位。這種靈性發展的熟練階段反映了靈魂向更有紀律和向美德的生活邁進。在此期間,道德和神學美德更充分地調節靈魂過份的慾望和情感,在靈魂中活著神聖的律法,並抑制不好的情慾。
「接受、啟示和傅油( receiving, revealing and anointing)」對應於最高等天使( thrones, cherubim, seraphim)的體位。這是完美的階段,透過接受最高的神聖奧秘而獲得和天主神聖的結合,這些奧秘是透過長時間的靈性增長, 默想聖潔的東西, 接受聖神的傅油而揭示的。
為了感謝聖若瑟 , 聖大德蘭命人 「以盡可能隆重的方式舉行他的節慶」 作為光榮他的最佳方法。
她尤其明白彌撒聖祭的價值 .。那是整個禮儀生活的中心 。 她希 望她的女兒們在參與彌撒時, 應該盡量參與聖祭的犧牲。
請看可敬 耶穌 . 亞納 (Vénérable Anne de Jésus) 修女的報導 : 「她 (聖女大德蘭) 希望設法使我們每天能 參與彌撒 .....就像我們每天必念日課 那樣重要 。 如果一旦由於原來的神父缺席 , 或者因為我們人數 太少 (我們最多不超過十三人) 而不能舉行 , 那麼她便會說, 因為我們缺了這種神恩 , 她感到非常難過 。
我們希望在看到聖女如此熱望參加彌撒禮儀後, 即使最嚴格的禮儀專家, 對她有時在領聖體後的神魂超拔, 也會加以諒解, 並且允許她在他們面前把話說清楚。 聖女要說的是, 她認為禮儀祈禱如任何其他的口禱一樣,必須以內心祈禱來給予活力。 如果祈禱要求外表的姿勢, 要求美好的方式,要求持續性的注意力 , 以致妨礙、 尤其破壞了祈禱所要營造的收歛心神, 所要培養的情感, 以及所要表達的內心靈感, 那麼,它 就只不過是個珠寶盒 , 外觀也許華麗 ·裡面卻沒有鑽石 。它只保 留了美麗的軀殼, 卻犧牲了靈魂和生命 。 這樣的外表敬禮是不會是天主喜歡的 · 按照聖經的話來說 : 「這民族用嘴唇恭敬我 . 而他們 的心卻遠離了我。 」 毫無疑問 初度靈修生活者應該練習和教會一起祈禱 ,領略儀式的莊嚴和內涵的美麗 , 徹底了解其象徵意義 , 慢慢地品味禮儀的經文.
他們尤其應該 在禮儀祈禱中尋找基督的靈魂 , 聆聽愛之聖神的歎息 , 並在我們的師傅基督的學校中 , 學到每天應怎樣親密並靜默地祈禱。
閱讀與默想同步
.這是初度靈修生活者要學著去作的靜禱 , 也是我們應該教導的 靜禱。 也許一股溫暖而強烈的聖寵已經佔有這人的心靈, 我們也可以協助他達到這個境界。這時候, 他感到自己與天主在愛的交流中, 那麼,一切都很簡單 甚至也很容易。 但是 , 與天主交流說來簡單 , 實行起來卻很複雜。 如果他感覺不到超性的支援 , 我們如何能推動他獨自和天主親密地交往呢?當然,他對天主的愛是充滿活力的 , 然而 , 他對許多崇高的主題,經常認識不足 , 若單靠他自己的官能尚難以應付 。 他的官能從未受到教義充分的滋養 , 因此不能長期在師傅耶穌身邊熱心地進行默想。 是思想空泛 , 官能陷於無力的狀態, 開始時的善志就有陷於敗興氣餒的危險。 因此 , 聖女大德蘭為我們提供 了一個方法。 這個方法, 她曾親自充分地應用過 ,就是一邊閱讀,一邊默想。 聖女大德蘭談起某些人靈在祈禱中不能發揮自如 , 她寫道 : 「閱讀聖書 , 哪怕只 是很短的時間 , 也對收歛心神大有助 益...... · 有些人不會心 祷 , 那就必須以閱讀 聖書來取代 。 如果 那些領導他們的神師 不用這個方法來給予援助 , 卻強迫他們進行長時間的靜禱 , 那麼他們絕對不可能長久堅持下去。 」 我們可以拿起一本默想書來, 書中有對論述的發揮 , 有情感的抒發 ,又要立定志向, 整個靜禱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 當然 , 它無法完全針對你自己的需要 , 但是你可以從中取用適合自己的內容,滿足你的需要,滋養你的靜禱。 還擇作為默想題材的聖書 不應該只選知識性或有虔誠內容的書籍, 也不是選吸引人的有趣讀物, 而應該選擇具有啟發性的書 籍, 能激起人的感想, 啟動人的情感, 最好還能喚起並維持靈魂面對天主的意識。 只閱讀聖書, 不能算作閱讀與默想同步 。 要一邊閱讀一邊默想,必須不時中斷 ,在天主前沉思 , 向祂抒發情感, 與祂交談。這種默想式的閱讀根據需要 可長可短 , 只在默想乾枯時, 再繼續閱讀。 如果閱讀所引起的思潮和情感使人忘記了天主, 那麼閱讀就失去了目的。 閱讀不過是一種方法, 目的是助人靜禱。
聖女大德蘭有關地獄之苦
到了永恆的境界 . 除了天主以外沒有別的利益可 尋 。
靈魂處在空虛中 : 他的官能原是為了在天主内獲得休憩和滿足而受造的, 下了地獄只得在無法解除的深深饑渴中受苦。 這苦稱為失苦,即失落天主之苦 , 也是地獄中主要的痛苦 . 它是由罪惡本身所 造成的, 是罪惡首先把敵對天主的態度強加在靈魂內的。 聖女大德 蘭想到靈魂失落了,天主便心急如焚 ,。 她這樣大聲疾呼: 「耶穌基督寶血所救贖的靈魂啊! 務必明白自己所陷入的 境地 , 並可憐、 可憐自己吧 !如果你們明白的話 · 怎麼可能不努力把罪惡的瀝青從自己靈魂的水晶上除去呢 ?要知道 · 如果你們死在這種境況中 就永遠不能再享見這神聖太陽( 天主)的光明了。 」 失苦之外, 尚有燒灼之苦。 這種火焚燒, 卻燒不盡。 這種火還有理性的火, 身體上哪裡的罪犯得厲害 , 犯得多就在哪裡燒得猛烈, 而且根據罪的不同種類 ,火的燃燒點也不相同。 聖女大德蘭曾有一次神視, 正好用來說明這件事 。 她對我們說 ,這是一次有關地獄的神視 ,。這是 「天主賜給我最重大的恩寵之 ー 」。 在<自傳> 裡,她這樣敘述: 「…… 一 天 , 我正在靜禱 , 突然間, 不知怎的 , 我發覺自己 整個人被移至地獄 ……這神視為時很短 但是我肯定, 即使我 秋 活到老 , 也絕不可能把它忘掉。 地獄的入口好像是一個很長 、 很窄的小胡同, 或者像一個非常低矮 、 陰暗和狹小的烘爐 。 底部好像是一個污水坑, 又髒又臭 , 爬滿了毒蛇 。 在胡同盡頭處的牆上有一 個鑿出的像臥床 似的洞穴, 只見我緊緊地被囚禁在裡面 。 我實在無法把那種情況說清楚 , 這裡所說的一切與我當時所感覺到的相比, 不知要 大多少倍呢! 至於我在這狹小的地方所受的苦 , 我覺得絕對無法以語言 文字來表達, 也沒有人會了解 。 我感到在我靈魂中 , 有一種我 無法描述其性質的火 , 同時我的肉身也在經歷無法忍受的折磨 ....... 而這種折磨似乎沒有結束和減輕的時候 。 然而 , 在地獄這一切痛苦與靈魂的劇苦相比 , 又算不了什麼 。 在地獄靈魂受到一種壓迫, 成到一種焦慮, 一種非常強烈的苦刑 , 一種那麼深刻 又令人絕望 的痛苦 . 簡直無以言喻 。 如果我說 , 好像有人不停地在拔除你的靈魂, 那還說得太輕了 , 因為那是一種別的力 量在取走你的 生命 。 而目前的這種狀況 , 卻是靈魂本身在粉碎自己。 我承認, 我無法描述如何在這些可怕的折磨和痛苦之外 , 更添加了內在 的火焰和絕望的一切煎熬 。 我看不見是誰加給我這些苦刑, 但 是 , 我感覺到自己似乎受到焚燒 , 並受到肢解而碎身萬段。我 再說一遍, 最可怕的就是這內在的火焰和靈魂的絕望。 在這惡臭的地方 , 不可能有任何一點安慰 , 或最小的希望。 由於地方狹小 , 既不能坐 , 也不能臥。 我被關在一個開鑿在牆 壁上的洞穴裡 。 牆壁本身也極為醜陋可怕 ,以其所有的重量壓在你身上。 這裡的一切都使你窒息 。 連一丁點的光線也沒有, 只有最深、 最濃的漆黑一片 。 然而 , 還有難以明白的事,就是 雖然沒有光, 卻可以看到一切折磨人視覺的事。 吾主當時不願給我看到更多有關地獄的情況。 後來祂又在另一次神視中 , 使我看見對 某些 罪惡所 施加的重罰。 · 這些刑罰在我看来特别可怕 , 但由 於我沒 有親身接受這些刑罰 . 所以没 怎麼被嚇到。
聖女在結束其描述時說道 : 「……當時, 我真是到達恐怖極點了 . 雖然至今已過了六年, 但在寫這幾行的時候,我還是心生恐懼 . 就在此時此地 . 我的 血液似乎已在血管裡凍結 了起來 ········」 她在結論中說 : 「我再重複一遍 . 從那以後 , 任何難事與我當時所受苦刑 中即使最短的一刹那相比 ,都顯得容易得多 。 說來奇怪 , 雖然 我以前經常讀到某些書籍中所描寫的地獄刑罰 ,但我當時一點也没有產生應有的恐懼 ,也沒有形成正確的觀念。 」 以上描寫引自聖女的 自傳與[城堡]( 她寫的書)内第一住所的氣氛完全相 符合; 足以讓那些住在裡面的人培養起害怕失去聖化聖寵的寶藏之敬畏心。在這住所內, 這寶藏是很容易失去的。 聖女從地獄的神視中產生了極大的憐憫之心: 「這神視使我對許多人的喪亡感到無限的痛苦.....也引發 了我幫助別人的熱烈願望 。 我的確感覺到 , 就算是救一個人脫 维如此可怕的酷刑 , 我自己死上千萬次也在所不惜····」
關於禱告中的神枯
一旦你認識到你祈禱時心神煩亂了,就應該立刻回歸到天主面前。 你要說:我的主啊!一切讚頌,全歸於你,全歸在你面前。
所以,不要研究為什麼會祈禱時會分心,或者讓自己爲心神不安而煩惱。
你可能在天主面前看到你自己缺乏對祂的尊重,而感到困惑不堪。
你越是感到疲倦和不知所措,你就越要努力在天主面前保持勇氣和順從祂 ;如果可能的話,跪下,雙手合十,眼睛謙卑地下垂,思想和心靈服從於你的苦痛中。 要慷慨地毫無保留地犧牲自己的意志,去面對天主神聖的公義中;不要屈服於疲累。 願你心中的一切彷徨和心中的一切煩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你要相信,在你目前的狀態中,神只要求你帶着忍耐、謙卑和順服在他面前, 默默接受痛苦。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可能不能從冥想中獲益。
我們的祈禱不可敷衍了事。 我們太容易屈服於疲勞和在祈禱中的煩亂
當我們想我們什麼都沒有做時,當我們認為我們的冥想是無用的時;儘管非常肯定,在天主面前仍要謙卑地忍受痛苦。不要放棄默想和祈禱, 特別是默想耶穌苦難, 和你死後的光榮。
我們的思想必須從受造物中獲得自由,我們的心必須和世俗分離。 在天主面前,我們必須時常回想自己的不足, 改善自己。
我們必須在任何場合謙卑我們的眼睛, 及避免令人大笑的過份幽默笑話。 我們必須將自己與社會世俗的話語分開;我們必須熱愛孤獨和莊嚴。( 類似聖本篤會規)
最後,我們必須謹慎地做好準備;在這期間,我們必須保持對天主的熱心, 盡管在神枯中。我們必須避免讓我們的思想在祈禱立即分心, 即使感到煩亂。
如果你發現很難默想( 冥想)聖經聖書的主題,請在你最印象深刻的真理上多行默想, 例如死後的痛苦, 成聖的光榮, 如何避開壞朋友親戚對你的污染, 天主的偉大自己的渺小, 自謙自卑, 默想撒旦永遠的懲罰, 有錢人的奢華, 將來的審判。
在你能夠默想的主題上,或天主給你的靈感之中,要在天主面前保持沉默,讓默想主題穿透你的靈魂。 直到你的心慢慢地被填滿和滿足,因爲當我們匆忙地冥想時,它不會給你的意志和心靈上留下印象。